活動緣起ORIGIN

日據時代,大稻埕延續着清代的發展氣勢

台灣第一家西餐廳以及眾多酒樓,舞廳都選擇在大稻埕設立,與當時城內日本人為主的市街相比,這個由台灣人撐起的商圈更多了不受約束的活力,精彩程度不輸現在的信義商圈。

當時台灣的麵包洋酒,就是由這裡引進的。而Gin, 本身就是種中草藥調製的酒,跟這條中藥街更是個完滿的搭配。

在這條充滿著台灣史上產業先驅者的百年老街上,我們要用文化融合,透過 GIN & TONIC DAY 為老街注入新的活力,東西文化的交流,不管是老朋友或新朋友都能樂在其中,喚起老一代的回憶、加深新一代的記憶,恢復大稻埕街區往日繁榮的盛況。

歷年回顧REVIEW

2022
Gin & Tonic PA


2022
2021
Gin & Tonic PA


2021
2019
Gin & Tonic PA
2019
2018
Gin & Tonic Day
第三屆的Gin & Tonic Day,舉辦在2018.04.15,地點一樣會是在大稻埕街區,但這次我們又做了些突破,秉持著越在地、越國際,我們希望透過活動,讓更多國內外的朋友,能看到台灣歷史文化之美,這次我們串連了迪化街南街與北街一起玩嘉年華,舉辦了歌仔戲、台灣偶戲演出、李臨秋紀念音樂會大型藝文展演等等。

把百年前大稻埕的酒樓文化歌舞昇平那風華年代的景況,又重現在這樣的嘉年華中期許以後Gin & Tonic Day可以成為亞洲區一個很具指標性的調酒活動,能和日本東京、香港、上海等的大型調酒盛會齊名,藉由活動帶動更多來台觀光旅遊並參與活動的消費者,參與完Gin & Tonic Day活動後,也能多待幾天在台灣進行深入旅遊或者吃吃喝喝之旅,讓他們看到台灣之美。

也因此這次的活動,首次集結亞洲區知名琴酒店家齊聚大稻埕,其中不乏全球50大酒吧和亞洲50大酒吧店家,將會來一同參與此次活動,另外中南部知名店家也將北上會師,結合國內外精銳盡出;講堂的部分,也結合了更多生活的元素;此外也有更多在地文化藝術的演出表演;並協同更多在地店家,一同為此次活動相互輝映。

再加上更多跨界的合作夥伴,也希望這次一同將Gin & Tonic Day推向下一個階段,讓更多人有更好的生活品味和品飲文化,讓更多人看到台灣,讓更多人重新發現台灣在地文化之美,2018年4月15日Gin & Tonic Day真的精彩可期,非常謝謝各位的參與和支持,也是因為你們的參與和支持,才讓我們有機會跟動力持續辦下去。

2018
2017
Gin & Tonic Day
第二屆Gin & Tonic Day,是在2017.04.09所舉辦,地點則是悄悄地轉移到了大稻埕街區,並且以迪化街南街為主要的場域,首次嘗試了同個街區但跨場域的開放式空間,結合了在地店家,福來許咖啡館、福來許茶樓、小城外、米凱樂和樂花園。並引用了郭雪湖著名的畫作『南街殷賑』做為主視覺的設計,讓大家彷彿乘上時光機般,回到了台北最早期發展的地區,感受新舊交融、東西交流的獨特魅力。

這次全新的呈現方式,全新的合作夥伴,初期在提案時也是七上八下,不確定是否可以順利舉辦,所以城隍爺有保佑,讓我們這次參與的品牌數更勝第一屆,已經來到了30幾個不同的品牌參與,講堂的內容也更多元豐富,加上原本店家也提供各自的特色商品,讓整個街區熱鬧非凡。

一樣非常謝謝各位的參與和支持,也是因為你們的參與和支持,才讓我們有機會跟動力持續辦下去。
2017
2016
Gin & Tonic Day
Gin & Tonic Day,在國際上有兩個日子同樣在慶祝這杯家喻戶曉簡單易喝的經典調酒,一個是在每年的4月9號,另一個則是在每年的10月19號。

有鑒於台灣位在北半球,我們認為春夏喝比秋冬喝來得更適合,所以我們就約定每年以4月9號為基準,往前或往後,找一個適合的星期日,訂為當年的Gin & Tonic Day Taiwan的日子,好讓一般消費者和業界人士都能一同來參與這個以Gin & Tonic為主題的嘉年華會。

有別於一般的酒展,Gin & Tonic Day增添了些許的生活感,並非一昧訴求專業,更希望這樣輕鬆易喝的低酒精飲品,也可以慢慢進入到一般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之中,除了倡導理性飲酒外,我們也倡導正確的品飲文化。

2016